幕墙行业的建筑可视化实践
发布时间:
2022-01-18 11:49
来源: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筑项目需要在其重点的环节或步骤上都能实现数据及模型的流动与共享,以便于项目参与各方可以进行最高效的沟通,通过可视化技术来满足各方的需求,释放数据的内在价值。
建筑可视化贯穿了从建筑方案到施工竣工的全周期,以提高设计、施工的效率与质量,增强管理的便捷性与透明性为目的。下文先对建筑可视化现状进行总结,之后会对作为建筑专业一个重要分支的幕墙,如何通过可视化技术,在设计和施工中实现跨行业的合作与共赢做出分析。
设计草图、建筑效果图、包括建筑方案阶段的图纸和必要的分析图表及文字说明,所有这些用来展现建筑设计方案和构思的手段被统称为建筑表现,为的是能通过一切手段将建筑的体积、色彩和结构等信息提前展示在项目参与者的眼前,以便更好的认识这个建筑,理解建筑师想要传递的所有信息。
对于建筑可视化的探索,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传统的效果图和多媒体的表现方式已经不能完全满足现阶段的设计需求,具体表现在:
1. 设计师会因为过分追求建筑物的高大上,过分注重效果的表现而忽略了设计的真正表达,无法将建筑物内部空间和材质全面且真实的表达出来,在透视、光影和材质方面也常常会有偏移,导致许多建筑成品与效果图相差甚远。
2. 方案创作和研讨阶段,参与项目的各方特别是项目决策者会因信息不对称出现理解的误差,容易造成最终设计成果出现偏差。
3. 现阶段效果图和视频均采用离线渲染,制作周期长,成本也较高,不能高效的支持方案调整,也不利于建筑设计整个周期的效率提升。
正因为建筑设计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所以如何让有不同建筑学知识储备的各方都能准确的理解建筑方案,高效沟通并最终确定方案,是所有设计师都会面对的问题。随着VR,AR,MR等外设及GPU(图形处理器)等硬件的发展,以及相关软件的成熟,在进行建筑表现时,可实现在漫游中加入交互,营造沉浸式的体验,建筑可视化已随之成为建筑表现的新形式。
下一页
推荐文章
幕墙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建筑师天马行空想法的最佳实现者,是高层建筑、大跨度异型建筑、体育场馆、车站、会展中心的最理想建筑外围护产品,同时赋予各种建筑功能。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建筑产品中实现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工业化的标准加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结构,质轻美观的同时保护建筑物免受恶劣户外因素影响,因此常被运用于大型商城、园林景观墙、小区商业裙楼、写字楼、学校、大堂等区域。但由于幕墙不同于其它类型的建材材料,幕墙系统需要满足本身轻薄的特点,同时要兼具有抗风、防水性能与抗震性能,因此幕墙的安装工艺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人们常说,这是最坏的时代,也是最好的时代。所以,绝不能在产业已有的成就之上沾沾自喜,更不能在变化莫测的未来变化之前进退维谷。
现批准《建筑节能与可再生能源利用通用规范》为国家标准,编号为GB 55015-2021,自2022年4月1日起实施。本规范为强制性工程建设规范,全部条文必须严格执行。现行工程建设标准相关强制性条文同时废止。现行工程建设标准中有关规定与本规范不一致的,以本规范的规定为准。
可视化(Visualization)是利用计算机图形学和图像处理技术,将数据转换成图形或图像在屏幕上显示出来,再进行交互处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建筑项目需要在其重点的环节或步骤上都能实现数据及模型的流动与共享,以便于项目参与各方可以进行最高效的沟通,通过可视化技术来满足各方的需求,释放数据的内在价值。
幕墙行业发展到今天已经成为建筑师天马行空想法的最佳实现者,是高层建筑、大跨度异型建筑、体育场馆、车站、会展中心的最理想建筑外围护产品,同时赋予各种建筑功能。如何在如此复杂的建筑产品中实现标准化的产品设计,工业化的标准加工,形成一个统一的标准,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难题。